隨著機組容量不斷增大,發電機定子機座高度也在不斷升高。而近年來安裝的某些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在設計時沒有在發電機出口及中性點設置檢修平臺。機組檢修時,給檢修人員在發電機的出口、中性點進行檢修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阻礙。進行檢修工作前必須先搭設臨時腳手架等安全措施措施來保證設備、人員的安全。而且此類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設置檢修平臺不僅僅會影響正常檢修工作的開展,還可能造成處理突發事件緩慢和檢修工期拖延的情況出現。
(1)檢修平臺設置后可以保證人員、設備的安全。檢修平臺的承重能力經過驗證并符合相關規定。
(2)檢修平臺設置后利于發電機出口及中性點處檢修工作的開展。
(3)方便發電機預防性試驗工作的進行并不會對試驗結果照成影響。
(4)對密閉自循環空氣冷卻方式的發電機檢修平臺設置后保證空冷器的正常運行,不影響端部回風,降低冷卻器效率。
(5)檢修平臺必須能長期在高溫及震動的環境下運行。發電機運行中不會出現裂紋、斷裂,無過熱、老化痕跡。
(6)在發電機出口及中性點導體周圍會出現較大的交變磁場,如檢修平臺支架為導磁結構則將會產生很大的磁滯和渦流損耗,鋼構架因而發熱。如果支架是閉合回路,其中尚有環流存在,發熱還會增多。當導體電流大于3000A,發熱便不容忽視。故而支架的選擇為不導磁材質。